海城规范治理镁砂窑炉近1500个
作者:耐火材料商圈 日期:2012-04-05 11:58:14
早在几年前,海城市就制订了建设全国生态市总体规划,并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。在创建全国生态市的过程中,海城市要打造成工业强市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
大市及生态文化名市,实现天蓝、水清、市强、民富。近两年,海城市紧紧抓住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规划建设的机遇,实施以海西新城、腾螯新城和牛
庄新市镇、析木新市镇为核心的“两城两市镇”发展战略,最终将海城发展成“百万人口、百平方公里现代化新兴城市”。到“十二五”末期,海城市的城镇化率将
达到70%。
在转变发展方式上,海城市利用作为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县(市)的有利契机,按照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原则,将菱镁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,全面实
施矿山综合整治,淘汰落后产能,加大矿山复垦力度,先后治理1300多座镁砂窑炉,淘汰了西洋钢铁厂等一批高耗能和重污染落后产能。在对印染企业的整治
中,海城市的口号是:谁达标谁生存,谁不达标谁死掉。
海城市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环保派出所,配合市环保局严格执法。“黑色GDP坚决不要,要对得起子孙后代。”这是海城市决策者们的共识。近年来,由于污染等原因,投资总额近50亿元的20余个项目都未能获准落户。
海城市牌楼镇的菱镁矿有70多年的开采历史,导致许多土地因污染和土壤板结而不能种庄稼。为此,镇政府在“加快经济转型、建设绿色牌楼”的理念下,提
出将“青山、绿水、蓝天、宜居、兴业”,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。2006年,镇里将污染最重的代家沟村整村搬迁,并在原址建起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。去
年,镇里又对东牌楼村实施整体搬迁。
分享到: